成为一个“会说话的人”
无论工作、生活,还是谈恋爱,我们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所思所想、分享情感。“会聊天”、“会说话”是一项蛮重要的技能。所谓“会说话”并不是指专挑别人爱听的说,而是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,同时恰当地表达自我意愿。学好这一项技能,无论对于恋爱、人际关系或职场,都会有莫大的帮助。
一、聆听,掌握节奏
所有说话招人讨厌的家伙,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,就是“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”。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遇到过“拷问型”的谈话者。翻开你和他的聊天记录,10段对话里,其中90%都是他在问你各种问题,小到你爸妈在哪里上班,大到你的收入和私生活。这种“独特的交流方式”,让你有一种被敌人抓起审问的错觉。除此以外,我还知道一些“表演型”的谈话者,他们基本不给你说话的机会,全程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多牛,再塞给你一套人生大道理,简直烦到没边儿了。他们不需要正常的交流,而是热切地把每一次谈话变成舞台,给大伙儿来一场免费的脱口秀,只为了能满足自己狂热的表演欲。你当然可以提问,但是一定要掌握好频率和隐私的边界;不要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,要给对方一些说话的机会。谈话节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它决定了你们是否能愉快地进行交流。
二、不要吐槽
大概吐槽的风气太重,所以大家开始觉得“吐槽”是一件很酷的事情。有时候,看吐槽的段子是挺爽的,可轮到自己身上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。尤其被不够亲密的人吐槽,你估计会挺生气的。在现实生活中,吐槽并不会让你看起来风趣幽默,反而会让人觉得你“缺乏礼貌和教养”。吐槽的讨厌之处在于,你在对方的痛处上撒上一大盆盐,就是为了展示“一针见血的廉价趣味”,它不能帮你解决任何问题,相反还可能会让事情看起来更糟糕。你若是希望被认为是一个举止得体的人,那就一定要多多使用敬语和感谢,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多说“请”“麻烦您了”“不知道您是否方便”等礼貌用语。拒绝他人要求时,你可以态度坚定,但是要采用委婉的措辞,你可以说“真的非常的抱歉,这个事情我确实没办法帮忙,你要不要考虑一下其他的方法,比如说……”。总之,不要扔下一句话就走掉,要让对方感觉到他是被重视,被尊重的。
三、精准地理解他人的信息
许多人之所以说话让人烦、说不到点子上,往往都是因为不能精准地理解他人所传达的信息,或者是傲慢到已经不屑于理解他人了。当他人对我们说一句话的时候,实际上是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。在回馈这个信息之前,我们有必要对这个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。首先,你要判断对方的情绪,他是开心的,沮丧的,还是迫切需要安慰?其次,你要稍微停顿,在脑海中提炼一下对方说话的重点是什么。还有,他为什么要这样说,他的动机又是什么。下一个问题是,对方希望你解决、解答什么问题?最开始使用这种方法,可能会有点累,但是坚持思考,你会发现自己说话的能力在很短时间内会获得提高。说到底,表达能力的提高源自于思考。
四、精准地表达观点
A和你借钱,你勉强说“好”,对方会高兴,但是你就未必了。在说话前,不要为了让对方开心就答应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情;尤其面对重要的承诺,请摸着自己的心,问一句“我希望这个事情是怎样的?”“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?”。你可以在态度上让对方觉得很舒服,但是在具体决策上,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内心。在明确好立场后,你需要在脑海里把繁琐的思路用1、2、3的顺序整理出来。当思路和脉络变的清晰后,你再尝试把信息一条一条地传递给对方。总而言之,在开口前要想清楚,不要着急胡说八道和承诺,更不要把乱七八糟的思绪一股脑地扔给别人。有条理的表达方式就像是37°夏天里的一根冰棍,带给人一种清爽的快感。
五、认同对方的感受
当对方觉得很糟糕的时候,故作高冷的甩下几句“人生就是这样子的啊”“这个就是你的选择”,真的挺让人烦躁的,这些大道理谁不懂,谁又不会说呢?有时候,朋友向我们寻求意见、找我们倾诉的时候,实际上是对我们信任的表现,他们认为这一刻的脆弱是可以和我们分享的。无论是否能为他做一些什么,都至少先要肯定他的情绪,不要吝啬安慰的话语和温暖的拥抱。有时候,“被认同”是最好的疗伤药;对于陷入困境的朋友,一句“我懂你”“不要哭,有我在”比任何训斥都更能让他们觉得宽慰。
六、我不是教你阿谀奉承
有人会担心地问,“学习说话”是否等于放弃了真实的自己?我的答案是,婴儿时期的你哭闹不停,现在的你懂得了克制,是否等于你失去了自我?当然不是,任何人都是随着时光、经历不断进化或退化的,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你。我们早已经不是孩子,抱着“我不要失去自己”的借口来躲避修正自己,是一件蛮幼稚的事情。耍酷确实重要,但还是不要在关键的事情上耍酷比较好。我不认同阿谀奉承和拍马屁的价值观,也不提倡大家做这种事情。“学习说话”强调的并不是这个,它强调的是照顾和理解他人,以及精准有条理地表达自己。它是一项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技能。无论你是否相信,语言终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它既有温暖人心的力量,也有本事让你感到万分痛苦,它不仅变化莫测且具有不可预知的魔力。
|